魂斗罗运营团队发布日期: 2025-07-14
楔子
神策府深阁,夜色正重,灯影如线,映照在层层案卷与星图镜上。
狄仁杰负手立于星图镜前,目光凝视镜面中反复跳跃的残影。
一条星轨被无形之力撕裂般截断,旋即重组,轨迹错乱无序,宛若天地秩序被篡改。
他低声道:“观象无误,误在载史。”
身后有轻声传令:“女帝密令已至,请大人即刻随边境使团启程。”
狄仁杰点头,未回首,只将一对泛着古铜光泽、分别铭有“禁”“令”之字的令牌轻轻收入袖中。
一
狄仁杰生于纪唐北境官署之家,父亲为司户参军。幼年随父巡城断案,久而久之,便可默背律条、识破诡辞。
常有百姓至门前求断纷争,他不过八九岁,便能辨理析情,使邻里无怨。
年少时的他性情寡言,不喜嬉戏,唯对律法与天象图志痴迷入神。七岁能熟背朝廷律条,十岁能独自理清他郡旧案,且常于市井为民讲解律文,被戏称称作“断案神童”。
十七岁之年,一桩牵连三户、错判十年的连环冤案,在卷阁中尘封已久。
狄仁杰偶然于抄书间得一页残纸,字迹模糊,却识出笔迹不一、年份不符。
他连夜调阅当年律令修订稿,以星历推测失误日期,又走访旧人印证案发地情景,逐一复原当年地形与证物位置。
几番勘查,终在一处老井旁寻得遗漏物证,得以还原案情真相。他自赴神都上呈审议,得女帝御笔翻案,三家沉冤得雪。
此案震动朝廷,太史局与神策府皆上奏推举。最终,女帝钦点狄仁杰入神策府断案。
初入神策府,他接手大量沉案旧牍。白日断案,夜半书卷,寒暑不辍。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,涉及一万七千人,皆有据可循,无一覆判。
他习惯以漆笔书卷,亲绘案图,将每起案情按律法、情理、地理、时象交错比对,力求不遗一毫。他常在案后观天测星,试图以天象参照律变。而就在这些年,他注意到星轨不稳,太史局所呈星图屡屡错乱,与案中时间线常有偏差。
他开始暗自抄录星象,与案牍互证,发现不止星图有误,连部分档案本身也疑似被重写。
为此他亲铸“禁令双玦”——一蓝一赤,两枚形如古玦,铭刻“禁”“令”二字。
“令”者,司感应与分析,能呼应地势天象、引导微光推演;“禁”者,则为封锁镇压,能刻阵显形、暂止异动。
断案非难,难在世间所有“真相”都变得可疑。
二
驭龙将军失踪一事,虽偶有风声,但从未公之于众,女帝深知此若传,必引军心动荡、朝局震荡。为此,盛典当日她悄然布下一局。
那日盛会之上,比尔以驭龙将军之姿现身,其容貌神情几可乱真,神都众臣尽皆侧目,朝野一时信以为真。
女帝顺势颁下明旨,为嘉奖戍边有功之将,驭龙将军受命领封,礼成之后即率队启程回防边境。狄仁杰随团同行,负责册录仪制与沿途安策,一路护送,所行所止皆代表神都恩泽,亦是稳固边境的重要象征。
与此同时一纸密诏悄然传至神策府,此行虽披巡赏之名,实则暗藏密任:一为追查真正驭龙将军失踪之谜,二为探查边境封印异动之因。
启程之日,朝雾弥漫,天阶寂静。
狄仁杰负卷而立,身侧两人并肩而站,一人身披黑甲,甲面染风沙,目光深沉如剑锋初霁;一人着异色轻铠,衣襟翻卷间隐有金属光泽,眉眼冷静而略显疲惫,仿佛久经远途。
行过漠中数州,黄沙万里,山川渐陡。日间热风灼面,夜里霜寒透骨,三人皆不多言,只各守一角静坐。
初始行军不一,偶有误差,后渐步调相合。数次于驿站暂歇,共谋行程,于茶烟袅袅中,狄仁杰研读女帝密卷,赤魂将军兰斯盘查地图路线,比尔则时而望向远方,目光深远,似有思绪难解。每人俱在做事,却又有互不打扰的默契。
夜宿于岩壑之中,山石如斧劈,满天星河倒挂苍穹。赤魂将军兰斯解甲而坐,将干粮掷给篝火旁的比尔,低声说了句“明日翻岭,南坡多风。”比尔接住干粮,不答,只点头示意。
狄仁杰静卧帐内,听着夜风与柴火交错之声,睁眼望着营帐顶端的星光缝隙,暗自记下星象异变。
狄仁杰在途中常起夜观星,有时趁比尔夜巡归来,两人会在山崖边短谈几句,一言不发也不尴尬。与赤魂将军兰斯亦曾于栈道上议地势兵道,兰斯虽言简意赅,然对地势之感悟极深,狄仁杰常感获益良多。
晨曦初露时,三人偶至高岭,见群峰层叠,雪落其巅,曦光洒金如鳞,狄仁杰轻言:“若非是寻事,倒想久驻此地。”那一刻,众人皆无话,唯心中起静。
某夜山道塌方,三人困于谷中,狄仁杰以旧图辨出地脉断裂线,指引众人绕行。兰斯曾讶然道:“你非军人,怎知险处所在?”
狄仁杰答:“世间千案万状,皆藏于山水人事之间。习久,自能识得”
行至边境,曾遇一村夜祭,鼓声悠远,灯火如织。比尔立于人群之外,目光幽深:“这鼓声,我似曾梦中听过。”
风沙既远,山道既开,心中芥蒂亦如尘落。彼此言语虽不多,却已默然信任。
三
抵达边境之日,暮云压顶,风声如索。
昔日封印地,如今已然面目全非。四野死寂,寸草不生,地面焦黑裂痕宛若巨龙横卧,石块碎裂,散落着残余的机关齿轮,散发出微弱金属腥气。
远处有断垣残壁半掩沙尘,隐约可见曾经守卫所用的旗帜,如今已被烧蚀成片片灰烬。
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说的焦灼气息,仿佛连时间都被高温熔解。远方天际翻卷着黯淡的黄云,偶有雷光一闪,仿佛幽冥之下仍有未消之息。
狄仁杰半跪于焦痕之前,指尖轻抹,微热仍在。他掬起一撮黑土,拈于指节轻嗅,道:“火屑未尽,土温未冷……距今不过十日。”
他取出禁令双玦,一边测定地势星象,一边推演原始封印坐标,却屡屡出现偏差。
“方位紊乱,封印遭到撕裂式解构。”他自语,神情渐沉。
旋即展开随身残谱,却见其中关键星点已然消失,图谱中段一片空白,仿佛未曾存在。
赤魂将军兰斯沉声问:“是人为销毁?”
狄仁杰摇头,“是存在本身,被重写。”
比尔已绕巡一周,低声道:“四周静得过分,连风声都像被人为压住。”他正拔开披风,忽然身侧画卷震颤而出,墨线浮动交织,竟于空中映现出一幅完整的封印图谱。
但这幅图谱却与神策记录全然不同,其余留痕迹显示:封印早在三月前已崩,而神都却始终显示“一切正常”。
狄仁杰将图与地表焦痕一一比对,分析道:“是‘械龙’在修改世界的记录。是械龙本身——在抹除它造成的事实。”
比尔望天,语声低沉:“若你说的是真的,那我们所认知的历史……可能只是被它重写的副本。
四
他们深入遗址腹地,封印台基之下的机关竟自行开启,露出一层螺旋井道。
阶梯蜿蜒,井壁符纹黯淡,光影不稳。比尔手持画卷在前,赤魂兰斯居后警戒,狄仁杰步步测距,记录每一层的气息变化。
螺旋井道深不见底,唯有镜光浮动。三人顺阶而下,每一步皆有阵纹自石壁闪烁,似在识别来者。
忽有低沉咆哮自地底震荡而来,地脉共鸣,机关震动。
井底广厅之上,一道身影自灰烬与裂痕中缓缓起身。战甲破碎,面容憔悴,双目无神,却依稀可辨其旧日英姿。
“……是他。”赤魂将军兰斯低语,神情骤变。那人正是曾与他并肩征战的边境驭龙将军。那一刻,他眸中闪过惊愕、痛惜与震骇交织的情绪。
狄仁杰目光一凝,亦注意到身旁比尔神色复杂——此刻,那相似的容貌,竟如照镜而立。
正当兰斯欲上前唤名,驭龙将军却发出一声低吼,突如其来地暴起而攻,神志尽失,气息中裹挟着械龙的力量。
比尔当机立断拔刃迎上,二人瞬间交锋。兰斯横掠而至,试图绕至背后牵制动作。
狄仁杰迅即投出“禁”令,赤纹交错,封镜升腾;再启“令”玦,引动五面阵壁,将其围困其中。低喝:“兰斯,东南七步,逼他入阵!”
三人合力之下,终将其困于阵法之中。
阵纹封闭前,驭龙将军喉中嘶哑吐出一句:“它……还活着……它没走……”
狄仁杰步入阵前,忽见其瞳孔光芒归复,神智短暂回归。
赤魂将军兰斯沉声唤道:“醒醒,是我——兰斯!”
驭龙将军身形微顿,眼神一闪,却又被异力裹挟,咆哮再起。
狄仁杰引导“令”玦之力探入其体内,星纹浮现,将军身体剧震,挣脱械龙残留意志束缚。
他睁眼望向兰斯,神情痛苦却清明,哑声开口:“兰斯……别……信那声音……”
话未说完,星纹突闪,体内残留之力回涌,狄仁杰果断引动“禁”玦之阵,将其封入阵中,稳住其气息。
“他并未死,只是暂时失去了意识。”狄仁杰冷静说道。“他是试验体,是‘篡改现实’的实验副本。”
兰斯沉声道:“那本体在哪?”
狄仁杰目光如刃:“在‘时间的裂缝’里。”
为防进一步失控,狄仁杰于原地设阵下法,记录真实之线。
狄仁杰于残文碎简中找出密令编号,逐层对照旧卷,得出此地正是“神策密封禁区——代号:井”。
他将碎纸一一拼合,用漆封印,以防二次演算干扰。
当夜,狄仁杰于石厅之上布图开卷,比尔协助复原画卷碎层,赤魂将军兰斯外部巡视防线。
“若你我记忆皆可改写,那何以为真?”比尔望向镜台问。
狄仁杰沉声回应:“只要有一个人,记得和所有记录不同的版本,那就不算全灭。”
尾声
归途中,夜宿天衡古道。
风雪初霁,狄仁杰在一方石案前展纸为册,镜光轻照,其上题字:
“纪唐·载初三年·边境记。”
他写下三人姓名,又空出一行。
比尔凑近看,问:“为何空着?”
狄仁杰淡淡一笑:“留给下一个记得我们的人。”
他合卷,收笔,仿佛一切未曾开始。